光說就能改變心態 Reframing Just By Saying

當每個人對同一件事有不同的看法時, 最常聽到的描述是「觀點與角度」的問題。觀點與角度,暗示事件只是事件,本身是沒有任何意義的。你我要去理解一件事情,就必須要將該事件放在一個情境的框架之下才具有意義。

有人對你說:「我昨晚和別人的老婆睡了。」你會有什麼反應?如果說話的人,是女兒的媽媽,而女兒則在上個月新婚,你現在又是什麼反應?

信念、價值及經驗,都使我們對事物存有固定的框架。就連發問的方式,亦已為答案設下了框架:

「你老婆最近又有沒有打你?」暗示已有前科。

有時,改變一下表達方式,同一事情又會有不同意義:

「我們提供3個月保養!」vs.「我們提供90日保養!」

甚至乎,一句用語就已經能改變框架,賦予意義:

「佢去食飯。」vs.「佢竟然去食飯!」

「佢已經走左。」vs.「可惜佢已經走咗!」

「佢要去香港。」vs.「好明顯佢要去香港!」

元旦怎麼過?

領導對老婆說:吃飯!睡覺!

對美女說:吃個飯,睡個覺。

對情人說:吃吃飯,睡睡覺。

對小蜜說:吃飯飯,睡覺覺……

我們必須透過設定框架才能理解事件,可是一旦製定框架,又限制了我們選擇的可能性。同一副樸克牌,不同的規則決定了玩法及輸贏;同一件事件,換上不同的框架,事物亦會有不同的意義。NLP提供了7種框架,助你將負面事件也變得正面。

改變心態框架

整體平衡框架 Ecology Frame

考慮整體及長遠效果。將問題放於比當前更闊大的框架上,甚至借助感知位置,站在別人的立場進行評估,所謂「諗諗佢」。我們會問:

「長遠嚟計會點?」

「會影響邊個?」

「佢哋會點諗?」

下回遇到不合意的事情,試試先假設別人都是善意,再解釋他的行為。與之相反的是唯我獨尊框架,一切只以自己的利益為先。

目標為本框架 Outcome Frame

一切行動以是否達到目標為評估標準。你必須在整體平衡框架下套用目標為本框架,不然往往會引致不能承受的後果。我們會問:

「要做咩先可以達到目標?」

「我想要咩?」

與之相反的是責難框架,只着重找人負責。

釐清框架 Backtrack Frame

以釐清別人意義作為框架。每人所選擇的用語及表達方式都具有意或無意的原因。我們的詮釋未必就是對方所想表達的。例如:

「唔食飯可以食咩?」

「平時眼訓你會點樣做呀?」

溝通的意義在於對方的回應。弄清對方所說可幫助建立親和感。我們會問:

「所以你嘅意思係……?」

「我可唔可以咁樣理解你嘅意思,即係……?」

與之相反的是自以為是框架,以為自己理解,甚至自行定義他人的意思。

對比框架 Contrast Frame

評估事件間的不同之處, 甚至是找出之所以不同的差別之處。Richard Bandler及John Grinder便是以對比框架去找出擁有卓越溝通能力的人,對比不同之處,繼而形成不同的溝通模式,造就NLP的誕生。很多NLP技巧都充分應用了對比框架,找出無效行為與有效行為的分別,繼而將有效行為的資源套用到無效行為當中,使得無效行為亦變得有效。

由於我們天性就能分辨,應用對比框架顯得非常容易。我們可以問:

「咩令佢做到?」

「中間有咩重要嘅不同?」

與之相反的是差不多框架,什麼也是差不多,無所謂。

恍如框架 As If Frame

先行假設想要的目標已經達成,或需要的資源已經擁有,再去探求可能性。當內心相信目標已經達成之後,便會調動一切資源來將目標變成現實。恍如框架最適宜用於處理瓶頸。我們可先假設這個瓶頸已經解決,考慮其他可能性,再用新探求到的資源回轉頭解決瓶頸之處。我們可以問:

「如果已經搞掂,我們可以……」

「假設已經解決咗,仲有冇其他顧慮?」

與之相反的是無助框架,一直被瓶頸所阻擋,無法前進。

系統框架 Systemic Frame

在此一框架中, 主要考慮的是部件與部件之間的連結及關係, 並關注部件彼此之間如何組合並發揮影響。中醫的五行思維、經絡系統便是最佳例子。系統傾向維持原狀而抗拒改變,在應用系統框架時,要多注意阻礙改變的因素。我們可以問:

「有咩阻礙改變?」

「連串事件可有關係?」

「呢樣嘢點樣整合到我現有的知識之中?」

與之相反的是清單框架,奢望列出所有部件就能充分理解狀況。

協商框架 Negotiation Frame

以求同為目標,並假設雙方均有資源及意願去取得共識,利用向上歸類技巧去探求雙方均同意的部分。關鍵的問題是:

「有咩係我哋都同意呢?」

與之相反的是競爭框架,以競爭的角度來看待關係。

問題解決框架

當處理問題時,不同的框架亦會影響解決問題的難易度。下為NLP提供五個針對解決問題的框架。

目標為本取代責難。與其花精神責備,不如想想如何才能重踏正軌,達到原初目的。

如何取代為何。問「如何」可以發掘問題的結構,問「為何」往往則只會得到搪塞的藉口。

可能取代必須。把焦點放在「我可以做什麼」較「我必須做什麼」更能帶起解決問題的動機。

回饋取代失敗。將所有發生的事都視為達到目標過程的回饋,利用T.O.T.E.模式來檢視現時尚離目標的距離,要做什麼才能達到目標,比只專注失敗的原因更為有效。

開放心態取代假設。《論語. 八佾第三》載「子入太廟, 每事問。或曰: 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。入太廟,每事問。子聞之,曰:是禮也。」說孔子入周公廟,見廟裡的事物,如禮器等,皆問之。有人就說:「誰說孔子知禮乎。他入太廟,每事都要問人。」孔子知道後便說,此問便即是禮。

不作任何假設,以開放的心接受新的選擇及可能性,便能擴大解決問題的範疇。

情境換框 Context Reframing

換框法既是將事件放進另一框架,從而賦予事件的意義。更換框架便可以更改意思以及相應的回應及行為。換框法是笑話、迷語、爛GAG、創意的基石, 主要分為情境換框及內容換框兩種。

情境換框是將同一種行為放在不同的情境框架之下評估:

  • 我總不能專注於細節vs.那你肯定對大局有充分掌握
  • 我還不夠強硬vs.那你一定能擇善而從

熊貓命名

為慶祝澳門回歸,中央送了一對大熊貓給澳門。澳門政府亦展開大熊貓徵名和投票命名活動。最後五強分別為「開開、心心」、「濠濠、蓮蓮」、「陽光、滿滿」、「澳祥、澳妙」和「阿濠、蓮妹」。最終「開開、心心」脫穎而出。

我們亦可利用情境換框法,去評估熊貓的名字是否合適。試想熊貓館講解員帶領着一班可愛的小學生來到一對熊貓面前說:「大家睇下,開開爬咗上心心上面喎!」很可愛的情境。

我們再評估另一對名字:「大家睇下,阿濠爬咗上蓮妹上面喎!」……

內容換框 Content Reframing

內容換框特別適用於當事人不喜歡他對事件的行為反應,例如:

「佢哋成日整估我。」vs.「我諗你一定係好玩得之人。」

「老細成日都俾鬼咁多嘢我做。」vs.「咁你一定係做事可靠而能力又勝人一疇了,真是能者多勞。」

《紅樓夢》告訴我們:

凡是真心相愛的,最後都拆散了;

凡是胡亂混搭的,最後都團圓了。

《西遊記》告訴我們:

凡是有後台的妖怪,最後都修成了正果;

凡是沒後台的,都被猴子打死了。

《水滸傳》告訴我們:

只走白道不行,只走黑道更不行;

行的是走黑白兩道,官匪勾結的道。

《三國演義》告訴我們:

精兵強將只能一時輝煌;

兵多將廣才能做得天下。

媽媽問孩子:「今天上學發現,口袋裡的十元不見了。」

孩子回答:「還好不見的不是一百元。」

父親回答:「撿到的人一定很高興。」

媽媽問孩子:「今天上學後開始下起大雨。」

孩子回答:「還好舅舅家住的近,可以幫我送傘。」

媽媽問孩子:「很用功的準備期中考,成績非常的不理想。」

孩子回答:「還好不是大考。」

使用內容換框法時,特別要注意換框的內容,免得別人以為你幸災樂禍:

「我的房子昨天倒了。」

「真好,那你可以親身體驗一下露宿者的滋味了!」

「%$#@#$#&%#」

五步換框法

我們既透過語言來表達內心的想法,當改變說話方式,往往亦可以改變內心的想法。五步換框法,便是憑改變說話的方式,將消極的心態轉化成積極進取,具體行動解決問題的方法。

  1. 困境:我做不到X。
  2. 改寫:到現在為止,我尚未能做到X。
  3. 因果:因為過去我不懂得Y,所以我到現在為止尚未能做到X。
  4. 假設:當我學懂Y,我便能做到X。
  5. 未來:我要去學Y,我將會做到X。

換框法可以為你提供更多的選擇去解決問題。而在執行新的選擇或行為時,你還需要切實地檢討成效,按情況作出修改。NLP的T.O.T.E.模式,正提供了實戰式的指引。